对话上海交大卢策吾:“具身智能”掀投融资热潮,投资人最看重什么?
时间:2024-09-29 12:05:01 来源:网络16 作者:admin 栏目:平台政策 阅读: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 陈思琦 深圳报道
9月初,成立不足一年的具身智能领域企业穹彻智能(Noematrix)宣布已完成累计数亿元的天使轮和 Pre-A 轮融资。而据第三方机构统计,2023年至2024年8月国内已有具身智能及机器人相关融资事件101起。
“学界和业界都知道具身智能是一个颠覆性的概念,发展到一定阶段,很可能是规模最大的产业,没有之一。”在9月28日举行的2024年青年科学家50²论坛上,上海交通大学人工智能学院教授、穹彻智能联合创始人卢策吾接受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采访时表示。
卢策吾博士期间在香港中文大学师从计算机视觉领域专家、思谋科技创始人贾佳亚。如今,卢策吾同样在学界、业界“两栖”发展。
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期间,穹彻智能在现场开放环境中进行了AnySkill通用技能系列的全任务真机演示,包括地面清洁、桌面整理、柔性物体操作和食材处理等,其背后的“学院派”团队引发业界关注。
面对具身智能的投融资热潮,卢策吾观察到了资本逻辑与学术逻辑的异同。共同点在于,具身智能技术还需很长时间的发展迭代,资本因此十分关注创业团队的学术底蕴;不同点在于,“大家都知道‘终点’是非常好的,但资本需要你从‘起点’到‘终点’,能够画一条清晰的产品路径和商业路径。”
谈及具身智能的未来发展方向,卢策吾认为,具身智能要找到Scaling Law(规模定律,指大模型的性能随着模型大小、数据量以及训练时间的增长不断提升),进一步走向通用、泛化,使机器人更加“聪明”。智能度的提升也将“反哺”硬件设计,最终实现软硬件联合优化,产品也将更加契合市场需求。
以下为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与卢策吾的对话。
南方财经:穹彻智能日前宣布完成累计数亿元的天使轮和 Pre-A 轮融资,对于具身智能,资本市场的估值逻辑与高校的学术评价逻辑有什么区别?
卢策吾:具身智能还要“跑”相当长一段时间,要持续不断地更新迭代。观察最近这一轮获得投资的团队可以发现,资本非常关注团队的学术底蕴,更青睐有深厚科研底蕴的团队,在这一点上,资本和学术逻辑是有相似性的。
与高校不太一样的是,资本会更加考虑产品化、商业化路径。学界和业界都知道具身智能是一个颠覆性的概念,发展到一定阶段,很可能是规模最大的产业,没有之一。“终点”是非常好的,但投资人需要你从“起点”到“终点”,能够画一条清晰的产品路径和商业路径,证明你不仅有很强的科研实力,也具备很好的商业化能力和前景。
任何全新的产业业态都需要一个接受的过程。我们也希望有更多耐心资本,能从长线的角度看待问题。
南方财经:未来,具身智能的技术发展方向是什么?
卢策吾:具身智能是一个很综合的系统,只有各个方向齐头并进,才能让整个系统做到非常稳定,真正实现科学和产业“双突破”。
软件方面,我们希望将具身智能的通用和泛化能力推上一个全新的高度。具身智能产业的规模化需求是摆在这里的,越来越多场景都需要机器人,但供给跟不上,机器人还是不够“聪明”。未来最重要的是找到Scaling Law(规模定律),使具身智能真正向通用、泛化的方向发展。
除了软件层面的“智能度”,硬件层面还要提升机械性能,提高机器人的“灵巧度”。硬件和软件又是耦合的,智能度的不断提高能够反作用于硬件的redesign(重新设计),从而实现软硬件的联合优化。
南方财经:这两年,“人形机器人”概念十分火热。具身智能在形态上是否有要求?强调机器人的“人形”有无必要?
卢策吾:这个问题实际上是问,具身智能的硬件形态应该长什么样子?我认为,机器人的形态要匹配场景,要综合考虑机器人的功能性和成本性。它可以是任意形态,只要能完成任务就可以。有些场景下“人形”并不是最优的,有些事情不用“人形”那么高的成本也能做。
所以,人形机器人只是众多选项之一,但也是比较重要的选项之一,有一些不可替代的优势,比如更适应人类的工作环境、更能提供情绪价值,等等。
阅读本书更多章节>>>>本文链接:https://www.kjpai.cn/zhengce/186082.html,文章来源:网络16,作者:admin,版权归作者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