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派

跨境派

跨境派,专注跨境行业新闻资讯、跨境电商知识分享!

当前位置:首页 > 平台政策 > 如何当好减震器和稳定器?这是一份“国寿样本”

如何当好减震器和稳定器?这是一份“国寿样本”

时间:2024-07-12 15:28:01 来源:网络16 作者:admin 栏目:平台政策 阅读:

标签: 样本  稳定 
阅读本书更多章节>>>>

成都出发,一路向南,一个多小时后,眼前的画面就从城市喧嚣切换成稻田正绿。

这里是“天府粮仓”的核心区,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

农业难免“望天收”,但对于仁寿县种植户而言,这几年多了一颗“定心丸”。

它是一款农业巨灾天气指数保险,由中国人寿与仁寿县应急管理局、财政局、气象局合作推出的一种保险模式。

当农业遭受极端天气灾害后可以快速获得理赔,保障有效恢复再生产,这就大大增强了种粮信心。

种地有了更多底气,广袤田畴也孕育着更多希望。



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是“天府粮仓”的核心区

从“望天收”到“看天赔”

时间回到2022年夏季,仁寿连日高温无雨,农作物受损严重。

极端高温触发了农业巨灾天气指数保险责任。中国人寿集团旗下财险四川省分公司一周内就将568.1万元赔偿金予以赔付。正是因为“未雨绸缪”,仁寿作为“四川第一产粮大县”,种植户几个月的辛苦没有付诸东流。

从2021年至2024年期间,中国人寿财险四川省分公司为仁寿县提供的农业巨灾风险保障,累计赔付653.7万元。

一次次应对自然灾害的保险赔付背后,是中国人寿多年来在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建设中的创新探索。

拿农业巨灾天气指数保险来说,2020年以前,它在四川省内尚无先例,中国人寿财险四川省分公司在全省有条件的区县优先开展试点,先试点后推广。

所谓农业巨灾天气指数保险,简单讲就是以承保地区全域农作物为标的,由政府相关职能部门投保,当触发约定天气条件指数,即可获得约定的赔付,用于救灾恢复支出。

简单来说,农业巨灾天气指数保险具有“触发即赔”的优势,简化了现场查勘定损环节,大大提升了理赔效率。

理赔过程简化了,但难点就在于前期风险定价需要海量的数据,要对每个地区较长历史周期内灾害发生情况以及巨灾导致的财产损失进行全面的梳理,最终确定触发保险责任的主要气象灾害指标。

中国人寿财险公司副总裁周海涛解释道:“各地发生巨灾场景的情况下,损失程度和造成损失的可能性是不一样的,这要求保险公司更精准地做风险模型和定价,分地域、分领域地提供更有针对性的巨灾保险产品,这对保险业来说是新的挑战和考验。”

比如2024年仁寿县农业巨灾天气指数保险就以强降水、高温热害、干旱事件为触发保险责任的气象灾害指标。



从2021年至2024年期间,中国人寿财险四川省分公司为仁寿县提供农业巨灾风险保障

难点突破之后,就能成为特点,即可以因地施策“量身定制”巨灾天气指数保险方案。这对于四川来讲格外重要,四川地理气候条件特殊,冬春防火、夏秋防汛、四季防地质灾害、全年防地震,各种自然风险挑战相互交织、相互作用,极易产生“想不到”的风险和“看不见”的问题。而巨灾天气指数保险,就能根据不同地域的自然灾害特点“个性化定制”方案。

截至2024年5月,中国人寿财险四川省分公司已累计为全省8个地市的17个区县专项定制了农业巨灾天气指数保险产品,累计提供近4亿元的巨灾风险保障,赔款支出合计已超1900万元。

这一过程中,县域政府也在提高对保险风险管理的认识,逐渐意识到农业巨灾保险有利于解决地方政府应对灾害时救灾资金的短缺问题,弥补财政救灾资金的不足,并提高救灾资金使用效率。

而当下,随着全球极端气候的增加,中国的地大物博在某种意义上,也会让我们遭受更多的自然灾害。从过往的实践来看,完善巨灾保险制度,有效分散巨灾风险,是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国家安全的有力举措。“完善巨灾保险制度”也被写进了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

中国人寿财险公司财产保险部巨灾保险处的王淑伟介绍,当前重点工作之一,就是根据市场需求及区域风险特点,进一步丰富产品供给,加强巨灾风险减量服务,充分利用保险的技术、服务和队伍优势,主动融入应急保障体系。

值得注意的是,巨灾保险中的“巨”不容小觑,保险公司也面临着强化自身风险管理的挑战。据悉,保险业正在积极探索与国际新兴天气风险和再保市场的合作,利用资本市场资源,发行巨灾天气指数债券,将面临的巨灾风险在资本市场进行分散,以完善巨灾风险保障体系。

如此一来,当自然灾害风险通过巨灾保险转移给保险公司;保险公司使用巨灾债券等,将风险进一步转移,形成完整的风险转移链条,实现多方共赢。

与此同时,地方政府积极利用农业巨灾保险理赔款,推动构建了农业监测预警系统,把风险发现乃至应对前置。

风险前置,在另外一个领域,表现得更为重要和极致——煤矿生产领域。

从“赔付”到“陪护”

6月底,汽车穿行在四川广安市的华蓥山脉上。下着小雨,缥缈的雾气中,青山远黛,宛如一幅天然水墨画。

车子在洗煤厂停下,这种雾蒙蒙的灰度没有消失——映入眼帘的是各种大型的深灰色的设备,气氛转而变得严肃。

这是四川省川煤华荣能源公司(以下简称“川煤”)绿水洞煤矿的洗煤厂。工作时,车间机器轰鸣,高温高湿,粉尘悬浮,不适合作业人员长时间停留。

但为了保障安全生产,此前,技术工人每隔半个小时就要实地检查下设备情况。直到一个无源无线智能温振传感器的出现,代替了人工巡检,减少了技术工人在车间的停留时间,从而降低工作场景下产生伤害的概率。

煤矿企业对用电安全格外谨慎,而“无源无线”的设备,意味着它不需要通电,靠空气振动转化成电能即可运作。

这个小小的科技设备,还只是中国人寿财险四川省分公司联合第三方科技公司打造“智慧煤矿风险监测系统”的一个监测节点。

从2022年开始,中国人寿财险四川省分公司成为川煤安全生产责任保险(以下简称“安责险”)的服务单位。安责险,是原来安全生产领域内的雇主责任险、人身意外伤害险等险种的升级和替代。其最大特点,是强调各方主动参与事故预防。

“保险公司在未来风险管理中,不仅要扮演经济补偿者的角色,更要成为风险减量的积极推动者。”中国人寿财险四川省分公司副总经理吴劲松解释道,“通过提升风险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降低事故发生率以及发生以后的损失率。”



从2022年开始,中国人寿财险四川省分公司为川煤提供安全生产责任保险

煤矿生产安全重于泰山,这也意味着其事故预防管理庞大而复杂,保险如何与之形成良性互动呢?

知己知彼,2022年初,中国人寿财险四川省分公司就组建团队,整合科技公司力量,奔赴川煤下辖的5大矿区21家煤矿及12家洗煤厂等,现场调研安全生产情况,帮助企业排查风险隐患。

煤矿生产单位往往位置偏僻,交通条件差,但为了得出更贴合川煤的风险管理方案,只能一家一家走,调研就花了大半年时间。

中国人寿财险四川省分公司非车险部/健康保险部副总经理罗智盛是调研团队的一员。他至今都记忆犹新,2022年6月到攀枝花洗煤厂调研,气温本来就高,叠加车间的高温,从洗煤厂出来后,他们中的一员就中暑了。

但辛苦的全面调研后,他们拿出了一套为川煤定制的事故预防技术服务方案,涵盖了用电安全、人员安全行为监控、局地微气象、工业设备资产管理和火灾监测五大系统。并且,搭载的都是国内外最新的技术,如无源无线、大数据等信息化手段、物联网监控等,为川煤提供风险减量管理服务。

“风险减量管理工作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需要不断地进行调研、分析和优化,我们结合技术专业优势,筛选建设5大系统,虽无法一次性解决所有痛点,但可以聚焦在关键领域,通过针对性举措,为矿区带来实实在在的安全改善。”罗智盛表示。

据统计,截至2024年5月底,绿水洞“智慧煤矿风险监测系统”共发出报警34次,为潜在隐患提供了有效预警。每月监控数据还以月报的形势,提交给各级管理人员。

罗智盛在保险行业工作了十几年,最大的感受就是这种针对煤炭行业“科技+保险+服务”的风险减量管理体系,以防代赔,使得他们能更深入地了解服务企业,从而也能提供更有针对性的保险服务,真正发挥保险“陪护”而不仅仅是“赔付”的功能。

该体系也在四川更多企业实践。截至 2024年 5 月,中国人寿财险四川省分公司累计为 55家生产企业提供安全事故预防服务,有效护航公共安全、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发挥“两器”功能

“四川实践”是中国人寿始终牢记发挥经济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功能的样本之一;为农业保驾护航,为安全生产提供全新视角,也仅仅是践行“两器”使命的两个缩影。更多实践,在更多地方、更多领域铺展开来。

2023年10月召开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发挥保险业的经济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功能,发展商业养老保险、健康保险、科技保险、绿色保险、农业保险,建设再保险市场,建立健全国家巨灾保险保障体系”,为保险业指明了未来重点工作和着力方向。

未来大有可为,也需要抓住机会大有作为。作为国有大型金融机构,中国人寿着力服务国家发展大局,交出了一份不错的成绩单:

2023年中国人寿境内新增保险金额近800万亿元,同比增长31.8%。其中,科技保险风险保障达87万亿元,同比增长133%;农业保险高速高质发展,涉农风险保障超35万亿元;绿色保险风险保障达12万亿元,积极助力实现“双碳”目标;为新市民、新业态人群提供保险保障约8.6万亿元;食品安全、生产安全等各领域责任保险提供保险保障超100万亿元。

这一连串的数据背后,是中国人寿不断攻克难关难题,在长期实践中至少形成了四点“国寿经验”:

一是不断创新保险产品。

经济快速转型时期,需要保险业积极服务国家战略、保障民生,不断增强多元化专业性保险产品服务供给。

近十年来,中国人寿集团旗下寿险公司已累计新开发产品800余款,涵盖疾病保障、身故保障、医疗保障、意外伤害保障、养老保障以及面向特定群体、特定区域的多元化产品体系。

又如在绿色保险供给创新领域,中国人寿财险公司构建了五大生态系统碳汇保险体系;创新开发水污染清理费用保险、发电行业碳超额排放费用损失保险、个人充电桩财产损失保险、风光保险、绿色建筑保险等,实现了对“双碳”关键领域的全面覆盖。

二是大力提升风险管理能力。

在保险端赔付基础上,进一步前移到风险减量管理上。这是价值更大的事,一个国家、一个企业的远见,在于对风险的防控,“备豫不虞,为国常道”。

中国人寿深入各行各业识别风险隐患,帮助消除风险隐患或降低风险带来的损失。例如根据年度气候特点,每年组织开展“春夏季防洪防汛风险减量服务专项工作”与“秋冬季防火风险减量服务专项工作”,提前安排专业技术人员为存在“洪涝风险”与“高火灾载荷风险”的客户上门开展风险排查并提出隐患治理意见,2023年累计为1.2万家企业客户提供了风险减量专项服务,向6539家企业客户出具了风险改善建议书。

三是加快壮大“科技赋能保险”力量。

中国人寿积极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在决策支持、优化服务、风险防控等领域的深度融合与运用。

就如当前正值汛期,中国人寿搭建的“安心防”智慧防灾防损云平台,用科技手段解决灾害风险“看不清、看不全、管理难”的问题。平台上线以来累计向各类客户推送综合灾害预警信息超过4000万次。

四是让保险更有温度。

速度可以靠科技助力,而温度则需要一家企业始终能秉持以人民为中心。

以服务保障每天奔波在路上的快递员、外卖小哥、网约车司机为例,因用工方式原因,他们无法加入现有工伤保险体系。为了补上这块社会保障的缺失,我国从2022年开始在全国7个省市试点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截至2024年3月末,801.7万人被纳入保障范围,保障的范围和情形、待遇的标准和水平,与工伤保险基本保持一致。

在没有充足的历史经验数据支撑情况下,中国人寿寿险公司以服务人民为先,积极参与试点,承办其中5个省市的试点项目,为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这一新兴群体参加社会保险探路、积累经验。

在四川,中国人寿寿险四川省分公司承办成都、攀枝花、凉州等8地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经办服务,在62个区(县)支公司建设“新业态”专岗服务点。2023年1月13日,一位外卖骑手致电表示希望能在当天申请并开展劳动能力鉴定,以便返乡过年。中国人寿迅速指派专业人员,陪同其前往医院进行资料提交和现场鉴定,率先完成了四川省职业伤害保障委托承办首例劳动能力鉴定工作。

积硅步,至千里。这些点滴积累都使得保险这种金融力量就像毛细血管一样流动在社会间,为经济社会注入活力和生机,把“民生愿景”变成“幸福实景”。

作者:田纳西

阅读本书更多章节>>>>

本文链接:https://www.kjpai.cn/zhengce/175041.html,文章来源:网络16,作者:admin,版权归作者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