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派

跨境派

跨境派,专注跨境行业新闻资讯、跨境电商知识分享!

当前位置:首页 > 跨境风云 > 5万中国卖家被封,亚马逊新CEO意欲何为?

5万中国卖家被封,亚马逊新CEO意欲何为?

时间:2021-09-21 00:09:40 来源:电商零售头条 作者:张逸 栏目:跨境风云 阅读:

标签: 中国 
阅读本书更多章节>>>>

  最近中国的跨境电商卖家可谓是凄风苦雨,亚马逊新帅甫一上任就“三把火”把中国卖家烧得眉毛都没了。

  这次的清洗最早的受灾区集中在电子产品,以帕拓逊、有棵树为代表的十亿级大电商首当其冲,产品下架、账号被封、资金冻结。而后“封号潮”蔓延到3C电子以外的其他领域,服装、日化等大卖家也纷纷被封号。

  据报道被封号后65%的卖家选择裁员,其中31%的卖家裁员一半以上。而一些受不了资金链断裂打击的小企业则几乎直接破产,这些企业规模多在1亿元以下,甚至有卖家喝农药自杀的消息传出。而一些暂时得以幸存的卖家也如履薄冰,连夜对产品进行整改,唯恐下一个就轮到自己。

  如此大规模的卖家清洗,在亚马逊平台非常罕见,而且大部分被清洗的卖家都是来自中国,这是一场有组织有预谋的针对性清洗吗?

一、中国卖家被血洗,损失超千亿

  天泽信息在一周内感受到了冰与火的冲击,股价暴跌18.70%,主要原因是其子公司有棵树涉嫌违反亚马逊平台规则而被大规模封禁。

  截止目前,有棵树被封禁站点冻结的资金金额达到1.3亿。头部平台有棵树被封340个站点,其母公司天泽信息今年存在亏损风险。

  有棵树不是个例,这次大清洗倒下的头部电商不在少数,帕拓逊、傲基、泽宝等在2020年的营收在40-60亿元之间,号称“华南城四少”的赛维、傲基、通拓、有棵树,已有三家受到此次封号风波的影响。中小企业更是难以幸免。

  据了解,此次账号封禁潮中粗略估计有1000多家企业受到波及,涉及五万多账号,损失超一千亿。有不少企业因为资金链断裂,直接宣布破产。

  上游跨境电商倒闭,下游供货商也煎熬。6月,环球易购申请破产保护,如果按照破产流程走,供应商处于清偿顺序的末端,最后很有可能血本无归,大批供应商们迫于无奈到环球易购公司楼下讨债,其中一位供应商向法人李勇下跪的视频冲上热搜。

二、刷单炒信成元凶

  2020年以来,海外疫情严重,生产线停工,给国内跨境电商提供了新的机遇,出口潜力被激发,包括有棵树在内的跨境电商迅速发展起来。截止2020年底,亚马逊平台上中国卖家的比重又创新高,亚马逊在全球活跃的卖家超过250万,其中100万以上都是来自中国。

  中国卖家把国内用惯了的那一套直接带到了国际平台。评价干扰、商品侵权等一些在国内司空见惯的问题,当企业开始“走出去”的时候,突然变成了非常严重的问题。

  《华尔街日报》曾经报道了头部品牌泽宝诱导消费者好评。消费者在收到的充电宝包裹中发现夹入的小卡片,内容是“恭喜你成为我们的幸运客户,你将获得我们35美元的小礼品”,卡片反面的内容则详细介绍了如何通过给产品好评获得礼品卡的步骤。35美元几乎是该款充电宝价格的一半。

  除了官媒的报道外,海外社交媒体YouTube上也有很多消费者对于诱导好评、劝说改差评的不良消费体验反馈。今年3月,一名买家在亚马逊购买了Mpow耳机,给出了三星评价,此后客服不断联系要求更改评价,买家不堪其扰。视频发布后引起热议。

  事实上,在亚马逊平台,卖家是被禁止为买家的评论提供经济奖励的,目的是为了保证消费者看到的都是真实评价,并且是基于这些真实评价做出的购买决定。

  中国消费者非常熟悉的好评返现、刷单、差评骚扰一整套连招,在亚马逊却是被明令禁止的。

  今年上半年以来,以亚马逊为首的第三方国际平台开始严格管控资金、商品、评价,对于可能涉及到侵权、投诉的产品,第三方平台有一定概率会直接冻结账户、注销店铺。

  从今年四月以来,亚马逊陆续封禁了包括帕拓逊、泽宝在内的多家头部大品牌,可以看出,这次亚马逊的重拳出击首当其冲的就是头部电商。

  据亚马逊方面表示,这些品牌被封号的原因多数是被平台审查出“不当使用评论功能”、“向消费者索取虚假评论”、“通过礼品卡操纵评论”等违规行为。

  事实上在今年5月第一批大规模封号之前,就有不少卖家收到过亚马逊的“警告信”,一开始的措辞还相当委婉,但是很多商家都没当回事,依然我行我素,赌的就是个法不责众。

  但是很明显,他们低估了亚马逊和美国市场监管部门的决心。

三、亚马逊不是“复制”的淘宝

  国内的刷单情况远比海外平台“内卷”得多。从看差评、到看问大家,再到看店铺的三大评分,国内消费者们在平台购物几乎需要养成一双火眼金睛。

  为什么大家都热衷于刷单还不是专注于做产品呢?

  无非就是一个投入产出比,品牌、运营这些都是需要基于对市场的充分了解,而刷单则简单粗暴得多,还能立竿见影。

  这其实是一个恶性循环,经济学中称之为负的外部性,当一个人站起来看电影,所有人都被迫站起来才能看到。

  关于这次严打,跨境电商和供应商们都有很多猜测,有观点认为,亚马逊大力打击非正常操作好评是为了提升自己的广告投放收入。

  根据亚马逊2021年第一季度财务报表显示,其中由广告业务构成的“其它”业务营收同比增长87%,超出机构预期。

  当亚马逊的卖家无法通过刷单炒信这种方式提高好评率和推广量,那就只能通过购买亚马逊的广告位来增加曝光。

  还有消息认为亚马逊的清洗是“迫不得已”,今年3月,有安全团队发现一个AWSElasticSearch数据库,数据库中记录了亚马逊的卖家付费获取虚假评论以及买家愿意为获取免费产品提供评论的信息记录。

  包括7.5万多个亚马逊账号以及其1300万条记录的泄露让监管部门对亚马逊的运营持续保持关注,这也一定程度上给亚马逊造成了舆论压力。

  不仅在美国,英国的监管机构在6月份也表示,会进一步对亚马逊谷歌展开调查,主要原因是认为这些公司存在大量虚假评论,会对消费者造成不良诱导。

  当然这些都只是猜测,并且都是外部原因,而对于元气大伤的国内跨境电商来说,如何把这个生意继续做下去才是卖家们需要考虑的。

  “跨境电商”相比“电商”并不只是多了两个字,这意味着完全不同的另一套规则体系。对于要走出去的电商们来说,靠复制国内淘宝那一套就能“躺赚”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亚马逊的清洗是一个信号:来我这做生意,就得遵守我的规则。

  跨境电商的法律环境比单纯的境内电商复杂得多,供应链需要遵守国内法律,客户来自全球各地,法律规则各异,这对于商家来说是巨大的挑战,一个商家需要具备一个全球化企业的业务能力,税务、法律、财务等都是非常需要专业知识并且最容易踩坑的地方。

  从长远来看,这并不是一件坏事。对于消费者来说,可以看到真实的评论,不用再感受“卖家秀”和“买家秀”完全脱轨的痛苦,而对于卖家来说,也是摆脱内卷的好机会,可以更多专注于产品和服务。

  行业的规范化发展必然伴随着阵痛,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国内电商也会走向更严谨的发展道路,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建设合规的行业生态都会是大势所趋,作为消费者,我们也期待着这一天的到来。

阅读本书更多章节>>>>

本文链接:https://www.kjpai.cn/news/294.html,文章来源:电商零售头条,作者:张逸,版权归作者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