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派

跨境派

跨境派,专注跨境行业新闻资讯、跨境电商知识分享!

当前位置:首页 > 国内电商 > 绿色金融周报(第130期)丨潘功胜:持续完善绿色和转型金融标准体系;香港发布绿色金融科技地图原型

绿色金融周报(第130期)丨潘功胜:持续完善绿色和转型金融标准体系;香港发布绿色金融科技地图原型

时间:2024-03-13 13:03:01 来源:王者荣耀 作者:admin 栏目:国内电商 阅读:

标签: 金融  标准  体系  发布  原型  地图  科技  香港  持续 
阅读本书更多章节>>>>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李德尚玉 郭晓洁 实习生蔡绮欣 广州报道

随着绿色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相关的资讯和数据变得越来越丰富。绿色金融周报从宏观视角和机构绿色金融实践等角度,关注绿色金融领域的最新前沿动态,追踪绿色金融市场的最新趋势,为绿色金融相关参与方提供决策依据和参考。



一、重点关注

1、潘功胜:要持续完善绿色和转型金融标准体系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在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时表示,做好“五篇大文章”是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着力点,也是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下一步,人民银行将加强与科技、环保等行业管理部门的协同合作,进一步增强金融支持力度、可持续性和专业化水平。

在绿色金融方面,潘功胜表示,要持续完善绿色和转型金融的标准体系,发展绿色金融市场,丰富绿色金融产品,强化以信息披露为基础的市场约束机制;深入开展科技、绿色、中小微企业等金融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完善金融机构内部激励约束机制,提升金融服务的能力、适配性和普惠性。推动金融机构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等产品持续增长,不断加大对新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等重点领域的资金投入。

21碳中和课题组快评:标准体系的建设是绿色金融发展的基石之一,业界呼吁转型金融标准体系尽快出台,以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2、中国外汇交易中心霍颖励:建议允许在银行间市场推出绿色债券ETF产品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党委书记霍颖励围绕推动绿色金融高质量发展提出相关提案建议。霍颖励指出,目前我国绿色金融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例如绿色金融标准不统一、可持续信息披露不完善、绿色金融产品和市场体系不健全、激励约束机制不到位、转型金融框架有待建立等问题。

对此,霍颖励建议统一绿色金融标准,并进一步丰富绿色金融产品和市场体系。其中,建议监管部门允许在银行间市场推出绿色债券ETF产品。一方面债券ETF是国际成熟的投资品种,境外机构接受度高,可吸引更多境外机构投资我国债券市场;另一方面,发行绿债ETF可充分利用指数化投资风险分散、透明度高、投资成本低的优势,有利于降低绿色债券投资成本和难度,推动实体经济实现绿色低碳转型。

21碳中和课题组快评:在银行间市场推出绿色债券ETF产品有利于丰富绿色金融产品供给,活跃绿色债券投资市场,引导低成本资金投入绿色低碳领域。

3、农发行发布2024-2025年绿色金融行动方案

日前,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发布《中国农业发展银行2024-2025年绿色金融行动方案》,进一步明确绿色金融目标任务、重点领域、治理管理、自身建设等,全方位提升“绿色银行”建设水平。

《行动方案》指出,做好绿色金融大文章,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高质量发展绿色金融业务,持续加大对绿色、低碳、循环经济的支持;全面强化绿色金融管理能力,提升绿色金融治理水平,筑牢绿色金融高质量发展根基;建立完善环境、社会和治理(ESG)管理机制,加快完善以ESG理念为导向的绿色金融服务体系,防范ESG风险;积极稳妥推进自身运营绿色低碳转型,提升自身ESG表现。

2023年,农发行聚焦“三农”绿色发展重点领域,累计投放绿色贷款7922亿元,支持了一大批降碳、减污、扩绿、增效显著的绿色项目,取得明显环境、社会效益。截至2023年末,农发行绿色贷款余额2.39万亿元,在主要银行业金融机构中位居前列,占全国绿色贷款8%。

21碳中和课题组快评: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是推动中国三农领域绿色发展的重要力量,《行动方案》的出台,将进一步引导政策性银行资金精准注入与三农领域相关的绿色低碳项目。

4、1月份新增贴标5只符合CGT标准绿债

2月29日,中国外汇交易中心网站公布中国存量绿色债券清单(2024年2月版)。本次对2024年1月银行间市场新发行绿债的贴标工作共筛选出5只(支持减缓气候变化活动)绿色债券,总规模34亿元人民币,其中有4只在发行时已认证符合《共同分类目录》。

截至2024年1月31日,经专家组认证的银行间市场发行的符合中欧《共同分类目录》的中国存量绿色债券共264只,其中221只在存续期。

21碳中和课题组快评:绿债发行时进行CGT认证正成为趋势,对绿色债券进行CGT贴标工作有利于引导国际投资者关注中国绿债市场,推动中国绿债在国际市场的流通。

5、上周碳价最高83.58元/吨

3月8日,上海环交所发布上周(20240304-20240308)的全国碳市场每周综合价格行情及成交信息。

上周全国碳市场综合价格行情为:最高价83.58元/吨,最低价78.14元/吨,收盘价较上周五上涨4.59%。上周挂牌协议交易成交量563,309吨,成交额47,752,996.80元;大宗协议交易成交量460,000吨,成交额38,398,000.00元。

上周全国碳排放配额总成交量1,023,309吨,总成交额86,150,996.80元。

截至上周,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量448,252,827吨,累计成交额25,421,478,773.68元。

二、绿金实践

1、香港发布绿色金融科技地图原型

3月1日,香港绿色和可持续金融跨机构督导小组与香港数码港和香港投资推广署推出了香港绿色金融科技地图的原型,以支持企业和金融机构识别符合其业务需求的绿色金融科技解决方案。

该地图是一个列载超过50家在香港拥有业务的绿色金融科技企业的目录。目录企业的产品和服务包括:环境、社会及管治数据和分析;ESG披露和监管汇报;气候风险模型和评估;绿色数字金融和投资及碳信用交易和分析。

香港特别行政区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许正宇表示:“政府高度重视绿色金融和金融科技的发展。此地图的推出标志着绿色金融与金融科技的结合,有利于加快经济走向绿色转型,促进绿色金融科技生态圈的发展。这也正好与政府将于今年上半年推出的‘绿色和可持续金融科技概念验证测试资助计划’相呼应。”

21碳中和课题组快评:香港绿色金融科技地图原型的公布,将引导金融业加快接纳前沿的绿色科技项目,为金融机构的投资决策和绿色产品的开发提供有力依据。

2、全国首单CCER开发挂钩贷款在成都落地发放

3月1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四川监管局披露,全国首笔CCER开发挂钩贷款已于近日在成都落地发放。

四川监管局表示,将加大力度督导银行机构结合CCER市场重启,开发专项绿色信贷产品,创设CCER开发挂钩贷款,将授信审批与企业CCER碳汇项目审批挂钩,将企业备案成功的减排量追加质押,以此下浮贷款利率,进一步激励企业积极参与碳汇开发,着力完善碳金融和绿色金融产品体系。

21碳中和课题组快评:CCER市场重启不仅更大程度上激活碳交易市场,也为金融机构开发专项绿色金融产品提供了依据和土壤。

3、首单水电公募REITs将于3月11日起发售

3月7日,全国首单水力发电公募REITs——嘉实中国电建清洁能源封闭式基础设施证券投资基金发布基金份额发售公告。公告显示,嘉实中国电建清洁能源REIT认购价格为2.675元/份,募集基金份额总额为4亿份,其中战略配售初始发售份额为2.8亿份,占本次基金份额发售总量的70%。网下初始发售份额为0.84亿份,公众初始发售份额为0.36亿份。

基金募集期为2024年3月11日至2024年3月15日,期间提供有效报价的网下投资者需在募集期内参与网下认购与缴款,公众投资者可在募集期内通过场内认购和场外认购两种方式认购本基金。

21碳中和课题组快评:全国首单水力发电公募REITs的发售表明我国基础设施REITs进一步扩容到水电领域,为绿色基础设施项目开辟了一条新的市场化融资渠道。

阅读本书更多章节>>>>

本文链接:https://www.kjpai.cn/guonei/2024-03-13/145022.html,文章来源:王者荣耀,作者:admin,版权归作者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