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家“养”出的那些工厂“白眼狼”
时间:2021-11-22 14:11:57 来源:蓝海亿观网 作者:亿观分析报道组 栏目:跨境风云 阅读:
跨境电商卖家对工厂的感情,是微妙的。
大部分时候,工厂是卖家亲密的合作伙伴,双方一起合作共赢。但某些时刻,工厂一旦“叛变”,就会成为卖家最棘手的竞争对手。
据消息,某工厂找深圳卖家客户,帮助其优化产品,使其产品更适合在亚马逊上销售。
文末扫码,入纯卖家交流群,手动筛选,精英人脉
工厂信誓旦旦地表示,产品优化好之后,绝对不会自己出售,主要给亚马逊客户供货。
而该深圳卖家,则是工厂主要客户之一。本着将产品优化好之后,自己拿货也方便,能够一步到位,做成爆款概率也更大,于是卖家“倾囊相授”,将数年来经营亚马逊店铺总结出来的经验毫无保留地分享给工厂。
包括曾经因为哪些原因吃到过差评、退货等等,工厂则如海绵一样,迅速消化吸收卖家提供的经验,耐心地对产品进行优化。
在卖家的指导下,该产品被从内到外优化了一遍,拥有了成为爆款的潜质。
该卖家也很欣慰,本想着靠这个产品,能够赚一波钱。
未曾想,她前脚刚发货,后脚便发现工厂违背了当初的承诺,自己开店上架销售,成为了卖家的竞争对手。
(图源:跨境工厂佬儿)
卖家对此出离的愤怒,找工厂讨要说法。
工厂负责人就此事进行了道歉,并表示电商部是由工厂和其他股东联合运营(工厂无权干涉是否出售该产品),并且售价上也没有比卖家便宜。
因此,希望能够跟卖家“共存”,产品愿意优先供应给该卖家。
然而,在工厂“背信弃义”的打击下,卖家已经对工厂彻底失去了信任。表示再也不愿意对其他人“倾心指导”了。
如果事情属实,那么工厂的“短视”,不仅让其失去了一个客户,也阻断了与其他卖家深入交流,继续优化其他产品的后路。
这样的情况,也不是第一次出现。
厦门3C卖家林航反馈,他们是最早做某个产品的卖家之一。当时跟合作工厂一起,打造了一个爆款。
工厂眼见林航将产品卖得风生水起,也心动了,找了更多卖家,以林航的店铺作为宣传点,将产品撒了出去。
大量竞争者涌入,让该产品在短短时间内成为了红海产品,随即打起了价格战,利润被压缩到很微薄。无奈之下,林航退出了该产品的市场,也断了和工厂的进一步合作。
在林航退出该产品市场不久,其他卖家也发现市场不好做了,也渐渐收手,工厂该产品的生意一落千丈。最后,只有少数国内客户还在找工厂拿货,亚马逊客户已经断绝干净了。
一、工厂设计“杀猪盘”专“宰”新卖家
当然,工厂掌握生产资料,只要不是其他人的专利产品,想要给谁供货,甚至是自己出售,或许短视,但也无可厚非。
但一些工厂在知道亚马逊生态链的运作模式之后,利用信息差反过来套路卖家的行为,就让人不齿了。
据一位卖家反馈,近年来一些不良工厂利用新手卖家的不成熟,操起了一套“杀猪盘”。
工厂先在亚马逊上高价出售自家某个轻小件产品,然后利用刷单、coupon等各种手段,将产品销量在短时间内推高。
而后,再将产品大量挂到1688上出售,迅速占领该产品在1688上的坑位。
新手卖家本身对选品不敏感,更多地依赖选品工具。当这些轻小件产品销量爆炸式上涨,迅速占领品类BSR坑位的时候,数据会被选品工具抓取。
新手卖家依赖工具,以为抓到了爆款,于是又从1688上大量下单该产品,此时大部分该产品供应商都是这家工厂。
最终,卖家采购了一批本来并不热销的库存产品,而工厂通过卖家的采购,不仅补回了用于刷单的成本,还大赚了一笔,顺带清除了库存。
不过,据爆料卖家称,这样的“黑心工厂”终究是少数,大部分工厂还是脚踏实地地赚钱的。
二、“1美元”的压价,逼出跨境一个大卖家
回到最初的话题,工厂成为卖家的竞争对手,有时候也不能完全“甩锅”给工厂的短视,有些工厂是“迫不得已”,而有些工厂,则是主动选择转型。
今年以来,诸多大卖家被亚马逊封号,有些卖家预感风向不对,不仅叫停了原本向工厂下的订单,而且还企图让工厂将已经出售的产品“买回去”。
一些工厂将产品生产出来后,卖家却迟迟不肯提货。工厂只能选择向卖家收仓储费。
义乌刘先生也接到了卖家取消订单的通知。面对卖家的选择,刘先生更干脆,直接将卖家已经下单的产品挂到自己的亚马逊店铺上出售。
另一方面,一些常年饱受大卖家“压迫”的工厂,最终以“自己干”的方式,向这些曾经压榨自己的客户发起了反击。
深圳工厂主Ken,就是其中的代表。
此前,Ken给某个亚马逊大卖家供货,被压低供货价格,利润微薄,被各种借口拖延账期,还要“主动”给大卖家公司的采购人员提供回扣。
在决定断绝给该大卖家供货后,Ken利用3个月的时间,组建了自己的亚马逊团队,成为了该大卖家的竞争对手。
用Ken的话说,自己做亚马逊之后,整个人都神清气爽了,不用看大卖家脸色。
厦门健身器材供应商金总,则是一边给大卖家供货,一边培养自己的亚马逊团队。
金总表示,健身器材方面,供应方一直都处在强势地位,产品从来都是供不应求。在这样的情况下,即便是大卖家也不愿意跟工厂过不去。
而通过大卖家的采购量,金总也看到了亚马逊的潜质,因此下定决心转型。
有些跨境行业的大卖家,原先也是从工厂转型而来。
比如绿联科技。
绿联最早是给国外客户供货,面对客户压低产品价格1美元的要求,绿联深感无奈,不降价,对方放弃采购,生产出来的产品就要压箱底;降价,就毫无利润可言。
痛定思痛,绿联决定打造自己的品牌,不再做只给他人供货的工厂。一家跨境电商头部企业就此诞生。
浙江协盛和家用纺织品有限公司发现自家工厂的订单80%来自于亚马逊卖家之后,于2019年7月果断注册了亚马逊账号,销售自家产品。截至2020年7月,协盛和的家纺用品店铺营收稳定在月营收10万美元左右。绍兴凡尔赛纺织品有限公司2015年开了首个亚马逊店铺,如今年销售额近9亿元。
卖家和工厂,存在一定的循环性关系。对卖家来说,可能认为“我是客户”“我有技术”“我了解市场”,工厂转型做亚马逊哪有那么容易?
事实上,卖家和工厂之间的身份,从来都不是固定的。
一位业内人士分享了自己的观点:
电商运营(包括亚马逊),说白了就是卖货的,本质上干的还是销售的活。
只要干销售,那么就离不开产品本位的原理。
比如汽车销售和房产销售,4S店的销售在服务、话术体系上,比房产销售要领先不止一个档次。但事实上论赚钱能力,房产销售要远高于汽车销售。
核心问题,就在于产品价值的差异上。
做亚马逊也是类似,打造一个优质的供应链,从长远来看比钻研运营技术要有用很多。毕竟所谓的“技术”,一直都在革新,“一代版本一代神”。
纯靠运营,找工厂拿货的卖家,能够在短时间内从利润上赢过工厂,主导与工厂之间的关系,成为工厂的“上帝”。
但是一旦工厂觉醒,反过来成为卖家的竞争对手,对卖家来说这也就是最头疼,最难缠的对手。
因为工厂不缺技术,不缺产品,甚至不缺创新的灵活性,缺的只是时间去适应,去沉淀数据。
因此,对卖家来说,如何长期稳定发展自己的供应链,比任何事情都值得投入精力。最终的本质,就是深入钻研产品,挖掘每一个细节。
安克创新的成功,给予卖家最大的启发,不是怎样做创新,也不是花大价钱投入研发。而是在告诉卖家,唯有长期主义,才能走得长远。
阅读本书更多章节>>>>本文链接:https://www.kjpai.cn/news/948.html,文章来源:蓝海亿观网,作者:亿观分析报道组,版权归作者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