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险2023年经营成色哪家强
时间:2024-02-24 17:24:00 来源:王者荣耀 作者:admin 栏目:国内电商 阅读:
无论是龙头公司还是中小险企均需重构新的发展逻辑。
文 | 南岂珵
编辑 | 曹諵
随着四季度偿付能力报告亮相,各家寿险公司已经交出了2023年的答卷。
数据来看有喜也有忧。
根据已披露的数据,37家寿险公司2023年的保险业务收入超过100亿元,其中多数为上市险企,而非上市寿险公司中表现最佳的是泰康人寿,其保险业务收入超两千亿元,净利润137.43亿元。
不过也可以看到,寿险行业面临诸如保费高增长不再、盈利难度增加以及偿付能力下滑等多重相互交织的挑战,体现在数据上:35家非上市寿险公司净利润为负,7家非上市寿险公司未达及格线……
行业深度调整和转型,无论是龙头公司还是中小险企均需重构新的发展逻辑。
37家保费超百亿
2023年,人身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3.54万亿元,同比增长10.25%,与往年相比,增速大幅修复。
表现在公司层面,约八成寿险公司保险业务收入实现增长。
中宏人寿、陆家嘴国泰人寿、长城人寿等15家险企增速超40%,其中又以国民养老、汇丰人寿、复星保德信、中韩人寿的表现突出,分别实现283.22%、96.27%、77.45%、71.46%的同比增长。
分析来看,主要在于预定利率切换与居民储蓄需求增加的双重驱动。
行业内对比来看,寿险行业呈现较强的龙头效应,头部公司无论是保费规模还是盈利能力均显著优于数量众多的中小公司。
目前已披露四季度偿付能力报告的寿险公司中,37家保险业务收入超过百亿元。
其中,中国人寿、平安人寿、太保寿险、太平人寿、新华保险、人保寿险6家保险业务收入均超千亿。
非上市寿险公司中,单就保险业务收入而言,排名第一的是泰康人寿,保险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8.93%达到2031.88亿元;中邮人寿次之,2023年首次跻身千亿“俱乐部”,实现保险业务收入1098.66亿元;信泰人寿保险业务收入535.9亿元,排名第三。
此外,工银安盛2023年实现保险业务收入404.95亿元,建信人寿为397.13亿元,招商信诺实现保险业务收入346.46亿元,农银人寿为301.64亿元。
37家保险业务收入超百亿的寿险公司经营情况,源财联社统计
而另一方面,2023年保费收入不足20亿元的公司也有10家之多,分别是德华安顿、大家养老、小康人寿、瑞泰人寿、瑞华健康、海保人寿、国民养老、三峡人寿、恒安标准、华汇人寿。
除华汇人寿系因公司治理原因停止正常运转多年,其他多为新成立的地方系寿险公司。
可见,保费高增长不再、资产端风险加剧以及偿付能力普遍下滑等多重挑战相互交织之下,中小寿险公司需要寻找新的发展方向。
关于此点,经理人传媒旗下《中国保险家》杂志此前曾撰文提出“客户需求为起点,构建业务运营和能力体系”的战略突围模式(《重构中小寿险公司发展的底层逻辑》),这篇文章的详情,可以通过查阅链接看到,此处就不在多加引用。
35家净利润为负
保费增速修复,但寿险公司净利润表现却不如意。
因上市险企2023年年度报告尚未披露,故暂仅对62家非上市寿险公司做相关分析——
整体来看,2023年62家非上市寿险公司合计净利润为-142亿元,较去年减少184亿元,2022年合计净利润为41.48亿元。
非上市人身险公司净利润情况,源:财联社统计
其中,泰康人寿净利表现可谓“一枝独秀”。2023年,泰康人寿实现盈利137.43亿元,较去年同比增加16.14%。除泰康人寿之外,其余24家净利润为正的非上市寿险公司中,仅中意人寿净利润超10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净利润靠前的非上市寿险公司主要以合资/外资险企(如中意人寿、中宏人寿、中美联泰等)以及银行系险企(如民生人寿、工银安盛招商信诺等)为主。
原因在于,其一外资/合资险企走“小而美”路线,谨慎经营,负债成本显著优于其他公司;其二得益于银保渠道的崛起使得银行系险企表现亮眼。
上述两类险企之外也有少数表现不错的公司。例,利安人寿2023年净利润为0.73亿元,而其2022年净利润亏损27.43亿元;爱心人寿同样由2022年亏损3.13亿元转盈,为0.51亿元。
不过多数公司的净利润情况表现不理想——35家公司亏损,亏损公司占比过半数,且有29家公司亏损额度在1亿元以上。
例如,渤海人寿2023年亏损31.01亿元,亏损数额位居前三。值得一提的是,渤海人寿已连续6年亏损,累计亏损金额达91.84亿元。
渤海人寿之外,亏损数额位居前三的还有建信人寿亏损42.99亿元;中邮人寿亏损114.68亿元,要知道2014年以来中邮人寿盈利总额仅63亿元,也就是说其一年亏掉此前九年的净利润。
非上市寿险公司2023年超半数亏损整体亏损,考虑四大原因:
一是2022年投资浮亏在2023年计提减值。
二是债券利率中枢下移,叠加资本市场持续低位震荡,险企固收类资产配置承压,致使投资收益不及预期。
三是赔付支出增长远超保费增速,人身险公司负债端成本压力加大。
四是新会计准则较过往显著趋严,客观加大投资收益和利润波动。
7家未达及格线
综合评级是衡量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的重要指标。
已披露偿付能力报告的62家人身险公司中,32家公司偿付能力充足率相比上个季度有所提高,30家公司偿付能力充足率相比上个季度有所下降。
2021年1月,银保监会新修《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管理规定》,提出“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不低于50%;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不低于100%;风险综合评级在B类及以上”三条监管红线,明晰偿付能力“及格线”。
2023年,62家非上市人身险公司中,华汇人寿、合众人寿、百年人寿、渤海人寿、长生人寿5家公司最近一次综合风险评级为C类,北大方正人寿和三峡人寿最近一次综合风险评级为D类。
根据偿付能力报告披露的信息,上述7家险企偿付能力不达标的主要原因是偿付能力充足率不足以及公司治理存在问题。
其中,华汇人寿的偿付能力充足率充盈,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高达1790.66%、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高达1797.81%。而华汇人寿最近两期风险综合评级结果均为C类的原因则在于,公司治理相关问题整改工作尚未完成。
根据2022年第4季度偿付能力报告,华汇人寿主要风险包括:一是部分管理制度未经董事会审议通过及拟任董事、监事的任职资格尚未取得监管机构批复等战略风险;二是该公司可售产品仅一款团体定期寿险但无法形成团体保障计划,且公司暂未成功备案新产品、开展新业务。
与华汇人寿类似,渤海人寿最近两次(2022年第2、3季度)风险综合评级结果均为C,不过除公司治理风险外,其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也已逼近监管红线——2023年四季度渤海人寿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由三季度末的76.33%降至58.09%,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由106.45%降至104.80%。
依照规定,综合偿付能力低于120%可能面临委托保险资管及其他机构投资基础设施基金限制、省级分公司以外分支机构筹建限制、互联网人身保险业务限制、证券出借业务限制及投资金融产品限制。
综合偿付能力低于150%的保险公司可能面临大病保险产品、互联网保险十年以上普通人寿保险和保险期间十年以上的普通型年金保险产品开发限制;基础设施基金投资、共享服务类非保险子公司直接投资限制;以及保险集团公司设立限制。
显然,偿付能力充足率不达标成为保险公司经营的掣肘,如何化解这种掣肘和滞涨是“渤海人寿们”亟需解决的事。
阅读本书更多章节>>>>本文链接:http://www.kjpai.cn/news/2024-02-24/139793.html,文章来源:王者荣耀,作者:admin,版权归作者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