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光大理财副总李永锋:为客户创造价值的"道与术"
时间:2023-06-26 08:42:01 来源:王者荣耀 作者:admin 栏目:国内电商 阅读:
光大理财副总经理 李永锋
管理规模超过1.2万亿的光大理财,正在凭借成立三年来多个首创——首批养老理财产品、首只目标盈理财产品、首只数字人民币理财产品、首只直投股票的纯权益理财产品、首只基础设施公募REITs产品等等,持续巩固自身在理财行业里善于创新、风格稳健的一贯风格。
券商中国记者了解到,成立三年多来,光大理财累计为超780万投资者创造收益超过1000亿元。
在光大银行2022年度业绩发布会上,总行管理层对其子公司光大理财的发展给予了高度肯定:2022年,只有三家理财公司管理规模增长超千亿,光大理财就是其中之一。产品结构上,光大理财继续回归资管本源,净值化产品占比达到96.5%;全年为投资者创造收益329亿元,同时通过信用债、另类投资,全年新增支持实体经济投放超过2800亿元。
在母行的定位里,2023年应该是光大理财在大变局中积极布局,提升基础能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年。
清晰的战略必然辅以战术。据光大银行高管透露,光大理财四大战术性打法已然成形:
一是完成产、研、投系统集群规划与整合,在公司穿透持仓数据基础上,研判建立适合光大理财的风险因子体系,有序推动风险因子的识别、计量、评价;
二是深化另类投资转型,包括继续保持光大理财在REITs方向上的优势地位;
三是加大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支持基础设施建设、制造业等行业的投资,坚定支持专精特新、高端制造等赛道;
四是在科技建设上,同步推进系统集群、数据集市及重点科技项目建设,特别是加快有自身特色的研究管理集群建设。
如何将上述战术方针逐一落地?如何打造产品端攻守兼备、平衡配置的投资能力?如何完成产、研、投系统集群规划与整合?如何满足投资者对绝对收益策略的诉求?券商中国记者就此采访了光大理财副总经理李永锋,他的回答帮助我们复盘光大理财的方法论,也有助于大家了解光大理财今年的发力方向。
(一)谈理财定位:守“绝对收益策略”,扬“多资产、多策略”优势
券商中国记者:此前行业总认为银行理财和公募基金是竞争关系,您觉得经过了这三年多的运行,这样的认识还存在吗?
李永锋:公募基金行业从1998年开始发展到现在,走过了25年的历程,对于促进我国直接融资市场发展,为资本市场提供长线资金等做出了卓越贡献。自“资管新规”颁布以来,理财行业一直在持续学习借鉴公募基金在产品净值化、投研体系搭建等方面的良好实践,过去没有将来也不会把“学习榜样”当成竞争对手。
第一,银行理财和公募基金服务的客群存在不小的差异。根据理财登记托管中心的权威数据,截至2023年一季度末,持有理财产品的投资者数量达到9843.8万,同比增长14.52%。从投资者风险偏好分布情况来看,理财投资者整体风格相对稳健,截至一季度末,持有理财产品的个人投资者数量最多的是风险偏好为二级(稳健型)的投资者,占比34.57%。投资者对理财产品的产品风险偏好集中在一级(低)风险和二级(中低)风险等级上,投资者数量占比分别为56.1%和38%。
第二,理财子公司更多强调向投资者交付完整的解决方案,力求直接满足理财投资者对绝对收益策略的需要。大多数理财产品的主体定位是直接的解决方案,追求和坚持绝对收益策略的定位。一些公募基金产品的主体定位可能是投资工具或者工具型产品,以战胜某股票指数或债券指数为己任,即相对收益策略,服务于包括各类专业机构投资者在内的资产配置与投资需求。打个比方,工具型产品像是预制菜,解决方案更像是根据食客需求,基于各种食材或预制菜做出来可以直接端上桌的成品菜。在实际业务中,不少银行理财也积极同市场上优秀的基金公司合作,发挥基金在工具型产品上的优势,遴选和投资多家基金公司的优秀公募产品或专户产品,进行再次组合和加工,形成满足投资者最终需求的理财产品,因此理财公司与公募基金更多是一种合作、协同的关系。
第三,银行理财和公募基金均面临巨大的财富蓝海和增量空间。我国居民与家庭部门过去主要的资产集中在房地产上,据相关机构的估计,居民与家庭部门持有的住宅,按现有市值计算为400万亿至600万亿人民币左右。银行理财和公募基金当前的规模均不到30万亿,在居民资产配置重点从不动产向金融资产转换的过程中,大家都面临着巨大的市场增量空间。基于我国财富管理与资产管理未来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增量空间,公募基金和银行理财应相互学习借鉴,秉承“和合共赢”的协作思维和增量思维,发挥各自的资源禀赋和各自的优势,共同服务于投资者多样化的投资需求。
券商中国记者:相较于公募基金等资管子行业,银行理财的优势在哪里?
李永锋:在资产端,理财行业具备“多资产、多策略”等优势。首先,银行理财可以投资的资产范围是非常广泛、丰富的,例如优先股、永续债、REITs等等。即使是标准化资产,银行理财还可以投资银行间市场的“非公开定向债务融资工具(PPN)”和证券交易所的“非公开发行公司债券”等,这些债券与普通债券相比存在一定的溢价,可以帮助投资者增厚收益。理财产品甚至可以直接创设资产,例如项目与结构化投资等等,这一直是银行理财公司和理财产品的传统优势,理财公司在资产的获取网络和信用风险的管理能力方面具备天然优势。
在产品与客户体验端,理财产品具备“多、快、好、省”等优势。所谓“多”,就是银行理财产品谱系丰富,产品形态多样,包括现金管理类产品、每日开放型产品、定期开放型产品、封闭式产品、最低持有期产品、周期滚动型产品等等,可以为不同需求的投资者提供丰富和灵活的选择;“快”就是产品发行效率和周期较快,公募理财产品从产品研发到发行推出最快可在半个月内实现产品发行,私募理财产品发行时间更快,能够快速响应市场需求,快速跟踪市场变化和资产轮动,快速实现产品落地,服务于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好”就是以绝对收益策略为主,尤其在经历过2022年债券市场波动的背景下,很多投资者比较倾向于低波动、低回撤的产品。银行理财可以运用“分母策略”,把产品的最大回撤和波动率降下来,提高产品的卡玛比率和夏普比率,给广大客户创造“稳稳的幸福”;“省”就是银行理财产品的综合费率包括管理费较低,最大程度让利于广大投资者。
总而言之,银行理财子公司虽然是资产管理机构,但由于其脱胎于商业银行,具备了解客户需求、贴近客户需求等基因和文化,其有能力为满足客户财富管理需求提供直接、终极的解决方案,理财公司某种意义上又是财富管理机构(理财公司的英文名为Wealth Management Company)。至少可以说,随着理财公司对客服务范围的持续扩大和服务深度的持续强化,理财公司具备有效融合资产管理和财富管理的能力和禀赋。
券商中国记者:您觉得结合我国资管市场本土的发展特点,未来中长期,银行理财市场的产品设计、产品管理等方面,应该从哪些方向发力?未来空间有多大?
李永锋:资产管理和财富管理行业,应该努力丰富化、差异化、多样化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有效避免同质化,满足不同客群和客户差异化的投资需求。
美国的共同基金行业发展到今天,混合类产品的占比不超过10%,某种意义上说它的混合类产品发展的并不好。大多数要么是权益类产品,要么是固定收益类产品,当然还有大量的被动与指数类产品。之所以美国的混合类产品不发达,其中一个原因跟他们分工过度细化的企业文化有关系,导致他们专业做权益的基金经理未必了解债券,专业做债券的基金经理未必了解权益。产品层面更倾向于通过FOF产品来实现,但FOF涉及向客户双重收费的问题。另外,他们的基金投顾行业具有很大的话语权,更希望在投顾层面解决多资产配置的问题,同时投顾更倾向于配置ETF等产品。
我国的管理型投顾起步时间不长,当前无论是覆盖的产品品种还是服务的客群都比较有限。在此背景下,结合我国财富管理市场的特点和客户的需求,理财行业未来可能需要将发力重点放在多资产多策略上,而且有条件直接在理财产品层面实现多资产多策略配置,为客户提供现成的解决方案。这种模式还有助于为客户节约管理费和投顾费用,最大程度让利于客户。从中长期来看,该策略的发展空间和投资者的需求空间都潜力巨大。
(二)谈投研体系构筑:“科技为舟、以我为主”
券商中国记者:可否介绍一下光大理财的投资部门架构?
李永锋:如果不包括大量的科技外包人员,我们现在有300名左右的正式员工。在我们的人员构成中,投资与研究条线的队伍是最强大的,投研人员占比几乎接近一半,而且还在持续壮大。
首先是“固定收益部”,以大类固收资产投资为主,负责的产品包括现金管理类、纯债策略类、固收+策略类等,用丰富多样的产品来满足理财客户的不同需求。比如有以“光银现金”和“阳光碧”为代表的现金管理类产品,以“天天购”为代表的系列短债产品;追求比短债类产品更低波动、比现金类产品更高收益的“天天盈”系列低波产品;定位为定期开放式较高收益产品的“添利”系列;定位为封闭式高收益、低波动的“丰利”系列纯债产品;此外还有典型的固收+产品,“增利”系列和“添利增强”系列。对于客户投资而言,有着丰富的选择。
第二个是“创新资产部”,这是我们光大理财的特色,以创新类资产(包括ABS和ABN、REITs等)为特色在固收和固收+产品上进行重点探索和布局。我们专门在原有“阳光金”旗下“增利”“添利”产品系列之外,针对新兴资产、创新类资产创设了“创”系列子体系,如“阳光金创利/创利稳进/创利增强”“阳光橙创盈”等。
第三个是“股票投资部”,不仅有大家熟悉的股票投资,还有更加多元化的投资工具和投资策略,例如:私募类量化基金、公募基金、优先股、可转债以及通过组合化参与的定向增发、股票质押等等。
第四个是“项目股权部”,不仅包括传统的债权项目类融资,还包括一些资本市场业务、夹层并购类投资等,以及股权类项目等,这是理财子公司的传统优势和强项。
第五个是“专户投资部”,为特定渠道(例如我们合作的销售渠道有定制化需求)或者特定客户群体(例如私人银行客户,或者机构类理财投资者),依据特定客群的需要定制特定的策略,包括“纯利率策略”“纯利率+信用债”策略、“利率债+信用债+非标”策略等等。最大的优势是可以根据客户对产品收益、产品期限、底层资产等的要求量身定制,从而在产品收益特征上更强调采用绝对收益策略,在产品投资范围上更强调全谱系。
第六个是“研究数据部”,为投资部门和整个公司提供研究支持,以研究驱动投资。
第七个是“集中交易部”,将交易与投资分离,一定程度上形成对投资部门的监督和制衡,确保了客户资产的安全性和准确性。
券商中国记者:能否重点介绍一下研究数据部,它是挂前台还是挂中后台?考核的时候,背不背负业绩压力?
李永锋:2019年我们作为监管机构批准成立的第一家股份制银行理财公司,一开始就设置了“研究数据部”。“研究数据部”确实是光大理财一个非常重要的部门,也算是一个特色。除了传统研究外,在大数据时代,数据收集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研究数据部的职能不仅包含宏观研究、策略研究、信评研究,还包括对产品端数据的收集和研究。也就是说,数据端既包括资产端又包括产品端。研究数据部是一个标准的前台部门,它和投资部门的考核完全绑在一起,大家都在“同一条船”上。
与投资部门考核完全绑定,背后的意义是投研深度融合。光大理财持续打造“产、研、投系统化投资架构”,研究数据部着力规范投研“范式”和“程式”并将其有机地结合,积极加强数据、因子和平台应用;重在解决产品创设之后“怎么投”的问题,坚持以投资者的风险、收益、流动性等“风险预算”为立足点,匹配产品结构设计和投资策略构建,并在投资中通过平台约束与执行,避免风格的漂移,促进产品表现“符合预期、时有惊喜”。
光大理财提出的战略愿景是“打造一流的资产管理机构和领先的资管科技平台”,因此我们非常重要的一条经营管理理念是坚持“科技为舟”。经过几年的打磨,我们不仅招揽了大批优秀的科技人才,而且落地了很多产、研、投平台,例如九水数据集市系统、太清投研平台(IRS)、巨峰信用管理平台(CRS)、仰口基金研究平台(FRS)等等。
券商中国记者:光大理财对外的委托投资,是一个什么状况?
李永锋:从光大银行资产管理部到光大理财公司,我们公司上下普遍认同一个理念:资产管理机构最核心的能力是投资与研究能力,即投研能力,通过优异的产品业绩去服务客户。固定收益类投资是理财子公司的核心优势和竞争力,所以投资上坚持“以我为主”。光大理财的固收投资团队非常强大,投资经理来自于市场上各头部投资机构,包括公募基金、银行理财子公司、证券资管、保险资管等。投资能力涵盖各个品种,包括但不限于货币市场工具、利率债、信用债等等。所以针对固收类资产,考虑到我们良好的主动投资能力,产品以主动管理为主,委外管理为辅。对于权益投资和量化投资,除了直接投资,我们当前还会遴选市场上最优秀的权益管理人和基金产品,对其进行再次组合和加工,形成符合理财客户风险收益偏好的产品。
(三)谈净值化时代的理财赎回:产品净值已修复
券商中国记者:2022年末,伴随着净值波动,理财产品出现“赎回潮”现象,如何理解这种现象?
李永锋:经历过2022年银行理财市场的波动后,银行理财行业在广大投资人的关心支持下,在银行渠道的大力帮助下,不仅经受住了市场的考验,同时借机全面提升了产品体验和服务。
理财子公司成立三年多来,行业整体上严格控制风险,特别是对信用风险严防死守,行业在坚持净值化转型的同时,利用自身在风险管理上的核心优势和能力,总体上没有进行信用下沉,因此整体上没有发生真正意义上的风险。2022年底的产品波动是由于短期的估值波动引起的,只要投资者坚持持有,净值就会陆陆续续恢复。实际的情况也是如此,进入2023年二季度,理财产品的净值已经修复,客户的信心已经快速恢复,广大客户购买理财产品的热情持续高涨。
券商中国记者:随着理财产品净值化,现在的理财产品和2018年之前好像已经不一样了,对此您是怎么看待的,在当前环境下投资者应该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理财产品?
李永锋:目前,银行理财产品主要投资于债券等固定收益类资产,在整体资产配置比例中,固定收益类资产占比在90%以上。但是,相对于股票而言,债券资产的投资逻辑并不为广大个人投资者所熟知,有些投资者会误以为债券资产的波动和股票一模一样。其实,债券的波动率不仅远远小于股票,而且因为有固定票息的保护,只要没有发生信用违约,债券到期时其价格会回归到包括本金和票息的全价上。因此,多数固定收益类理财产品具备票息等保护,能够体现出时间的价值,持有理财产品要做“时间的朋友”。又由于我们同步在存款类资产、混合估值类资产等方面进行了多策略布局和优化,因此现在光大理财产品的波动率比2022年更低,净值更加平稳。
光大理财将持续坚守“投资者利益优先原则”,坚持为客户创造长期可持续的价值回报,严格控制产品的回撤和波动率,以优异的产品业绩和良好的产品持有体验,服务于广大投资者的财富管理需求。
特别提示:本文“绝对收益策略”仅为一种投资风格策略定位,并不代表产品可以绝对获取收益,不代表产品保本保收益。
责编:战术恒
校对:苏焕文
阅读本书更多章节>>>>本文链接:http://www.kjpai.cn/news/2023-06-26/93255.html,文章来源:王者荣耀,作者:admin,版权归作者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下一篇:返回列表